當你開始寫旅遊文,是不是常常不自覺就這樣開場: 「怎麼去?門票多少?附近有什麼好吃的?」
這樣的內容雖然實用,但讀者 Google 一下就能找到,缺乏獨特性,也難以留下印象。在旅遊內容競爭激烈的當下,若你想讓自己的創作被讀者記住、收藏、甚至分享,從「主題」出發,是打造內容風格的關鍵一步。
⛩︎ 為什麼「主題化」是旅遊創作的起點?
所謂「主題化」,不只是幫文章取個吸睛的標題,而是創作者在旅程中所做的一種選擇——你要聚焦在哪裡?你希望讀者跟著你看見什麼?你要留下哪一段故事?
主題化是一種觀點的凝聚,它幫助創作者從資訊的搬運者,轉化為敘事者。你不再只是告訴讀者「我去哪裡玩了」,而是說「我在這裡,遇見了一件只有我能寫下來的事」。
這種轉換,不只是提升文章的可讀性與記憶點,更是風格建立的關鍵。
主題化讓你與讀者之間建立連結,也幫助你在眾多創作者中找到自己獨有的位置。
⛩︎ 主題化寫作的效益
- 建立記憶點:比起「京都三日遊攻略」,「我在下雨的京都街角,被一間書店留住」更容易被記住。
- 培養內容風格:當你反覆從特定角度切入(例如迷路、地方人的互動、深夜的觀察),這些選擇逐漸形塑你獨有的寫作風格。
- 提升社群辨識度:平台的演算法越來越傾向推薦「有風格、有主題」的創作者,主題化讓你在龐大的內容中被辨識與聚焦。
- 為長線創作鋪路:主題式寫作容易累積出更大的內容體系,如個人網站、ZINE 出版、寫作講座、系列合作等。
⛩︎ 如何開始「主題式」旅遊寫作?
我們整理了七個實用且具辨識度的主題方向,幫助你從日常旅行經驗出發,找到個人觀點與內容深度。
1. 不是推薦,是回憶
不寫「這間咖哩好吃」,而是寫「我為什麼三天都去這裡吃飯?」 以情感記憶為核心,讓美食與空間串連起生活的情緒。
2. 拋開行程總結,寫意外與驚喜
不再只是流水帳的一日遊,而是描述那些沒預期的瞬間。 例如:「我沒搭上那班車,但走進了一間沒開燈的展館。」
3. 被誰治癒過:記下人與人的相遇
不寫「服務很棒」,而是記錄:「那位旅館老奶奶幫我縫了破掉的背包。」 觀光之外,真正感動人心的,是人與人的關係。
4. 從錯過開始
迷路、交通延誤、餐廳沒開——錯過也是內容,甚至是更好的故事入口。
5. 這座城市教會了我什麼
放下打卡點,寫下你從這段旅程中獲得的心理變化或內在成長。
6. 以感官為經緯:觸覺、聲音、氣味
從具體的感官經驗出發,打造有畫面的內容。
7. 書寫城市的 B 面
觀光手冊沒提的後巷、破掉的牆角貼紙、老市場裡的午後聲響,也能是值得被記錄的城市表情。
⛩︎ 寫作練習指引:從這三題開始
- 這段旅程中,有什麼事是你想講給別人聽的?
- 如果這趟旅程是一部電影,它的主題會是什麼?
- 我學到了一件什麼事,而它不在地圖上?
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
旅遊創作不只是資訊的搬運,而是觀察、詮釋與敘事的過程。
當你學會用「主題」去穿針引線,你的作品將更有重量,也更能被記得。
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
小島編舟是小島至造旗下的出版與內容策展品牌,致力於文字、翻譯、出版、教育與文化活動的整合推廣,從電子刊物到講座、從創作策展到品牌文案,共同搭建一座島嶼與世界連結的文化橋樑。
我們提供:
- 文字顧問與敘事力指導
- 主題式寫作與內容開發
- 出版與自媒體企劃協力
如果你是創作者、自媒體經營者,或品牌與地方組織,歡迎與我們聯繫,一起寫下值得留下的內容。
聯絡信箱:[email 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