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O 會帶來流量,但風格才是你的作品!

寫給內容創作者、部落客與自媒體經營者:

在這個演算法導向的內容世界裡,你可能也曾面臨這樣的掙扎:

為了讓文章更容易被搜尋、被看見,你研究熱度、優化關鍵字、修改標題到第五遍…… 但在加入熱門地名與常用詞彙後,你突然懷疑:「這篇文章,還是我真正想說的樣子嗎?」

這,就是當代內容創作者的典型難題: SEO 要顧,風格也不能丟。

▎SEO 是什麼?為什麼重要?

SEO(搜尋引擎最佳化),是你「被發現」的第一步。它幫助你突破同溫層,讓平台認識你、分類你、推薦你。

在資訊爆炸的社群環境裡,多數觀眾並不會主動找「你是誰」,而是搜尋「他們想知道什麼」——而你能否被看見,往往就藏在這些搜尋詞裡。

例如:

  • 「台南必吃美食」
  • 「東京自由行行程表」
  • 「旅遊部落格如何開始」

這些都是高搜尋量關鍵詞,當你學會如何與這些熱搜詞對話,就有機會讓你的內容被更多人看見。

加入 SEO 意識,並不代表你要放棄內容,而是:

  • 用讀者習慣搜尋的方式,為他們搭一座橋,走進你的世界
  • 讓演算法看見你是誰,幫你把內容送到對的人面前

✅ SEO 是觸及的工具,不是創作的目的。 ✅ SEO 幫助你的內容「有觀眾」。

▎但真正讓人留下來的,是風格

SEO 可能帶來一次點擊,但風格才會帶來「下一次」。

什麼是風格? 風格是你的觀察力、選題邏輯、語氣節奏、視角選擇,是你如何組織一段經歷成為一個故事。

當你願意把自己「看見世界的方式」寫進文章裡, 你就不再只是資訊的搬運工,而是有觀點的敘事者。

與其成為寫遍所有熱門景點的創作者, 不如成為那個「寫下金門斷水旅館故事」的人。

✅ 風格,是你真正的內容資產。 ✅ 風格,讓你的內容「有靈魂」。

▎如何兼顧 SEO 與風格

以下三個實用方法,幫助你在創作時調整寫作比例,兩者兼得:

1. 開頭兼顧關鍵字與敘事語氣

範例:

『金門住宿推薦?我選了這家沒熱水的小旅館,卻獲得最溫暖的對待。』

這句話同時具備:

  • SEO 關鍵字(地名+住宿推薦)
  • 故事懸念(沒熱水的小旅館?)
  • 個人語氣與敘事風格

👍 提示:可善用「問題句」結合搜尋語 + 敘事鉤子,引起讀者點擊與興趣。

2. 結構上兼顧「搜尋性」與「閱讀性」

你可以在文中保留資訊欄位(如營業時間、交通方式、價格資訊),但正文以主題故事/感受/觀察為主。

這種做法能讓:

  • 搜尋引擎辨識你在講什麼
  • 讀者產生情感共鳴,願意留下來閱讀

👍 建議:善用段落標題,讓每段落都能兼具資訊與情緒張力。

3. 用副標題或標籤強化主題感

平台的推薦演算法會讀小標題、Hashtag、分類結構。

比起單純的「#東京美食」,你可以使用:

  • #旅行中的錯過
  • #一個人吃飯的日子
  • #夜晚的城市表情
  • #創作風格練習

這些 hashtag 不只幫助演算法分類,也讓讀者知道你文章背後的脈絡與觀點。

▎你不是輸送資訊的人,你是內容創作者

你可以是分析型的寫作者、是抒情型的敘事者,也可以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創作者。

當你能夠清楚知道自己想說什麼、想對誰說,就能更自在地在 SEO 和風格之間切換節奏。

請記住:

  • SEO 是為了讓人走進來
  • 風格,才是讓人願意留下來

創作的價值,不只是流量,而是你累積了多少「願意再看一次你作品」的讀者。

📮 小島編舟 我們是一個協助創作者打造風格內容的團隊, 從出版、講座到內容策展,陪你寫出值得留下的作品。

歡迎合作與交流:[email protected]